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成立于2009年,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482人,全日制研究生25人,非全日制研究生103人,外国留学生2人,双学位(第二专业)学生26人。现有教职工80人,其中专任教师71人,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,占66.2%,教授和副教授38人,占47.5%。专任教师中,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、山东省学科新秀1人、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负责人1人,硕士生导师51人,行业导师26人。目前建有功能较齐全的商学实验实训中心、省级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和多个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,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、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的应用型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。
【学科专业建设】学院现有公共管理(MPA)、国际商务(MIB)、旅游管理(MTA)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;旅游管理、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旅游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建设项目;经济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区域经济学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。
【科学研究】近五年,学院教师共发表包括SSCI、CSSCI等在内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。其中,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110篇;出版学术专著44部;获各类科研项目145项;其中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,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;横向项目60项。立项科研总经费近920万元。获得各类科研奖励38项,其中,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2项,三等奖6项;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8项。
【服务地方】学院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,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,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系列研究成果已纳入《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》《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8-2035)》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中央和地方文件;《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前期研究》获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一等奖。围绕乡村振兴先后完成规划策划报告和各类乡村振兴决策咨询报告20余项,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,并被采纳进入实施阶段。其中,《大户庄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方案》获批山东省首批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,涉及项目总金额4.2亿,系列成果有效引导和促进了乡村产业、文化、组织、人才和生态五大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。
【科研平台】学院现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基地、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、蓝色经济(烟台)发展研究中心、亚太经济研究中心、区域旅游文化研究所、烟台新旧动能转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、自贸区研究中心、旅游产业研究院和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,为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。
【人才培养】依托商学实验实训中心、山东省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,形成了理实结合、内外协同的应用型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特色育人体系。近五年,学院共毕业学生3500余人,毕业生具有“基础扎实、应用性强、综合素质高”的特点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。其中,450余名学生成功考取双一流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,3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,150余人通过公务员、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公职类考试。
【学生工作】学院学生工作紧紧围绕学院发展大局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,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学院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团组织、学生工作优秀奖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创新创业教育先进集体,近年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红旗团总支、校五四红旗团总支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、创新创业教育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学院辅导员获评山东省高校优秀辅导员、校十佳辅导员、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学院学生文化、体育、美育活动精彩纷呈,亮点突出。近五年,有600余名学生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文体奖励,在校运动会、军训汇演等比赛中名列前茅,在校庆大合唱、“喜迎二十大 心声献给党”大合唱比赛中均获校级一等奖。
【创新创业】学院精密组织,有效落实,精心辅导培育创新创业榜样典型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近五年,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65场,竞赛宣讲会15场、经验分享会21次、参赛指导讨论会30余场,累计参加学生超过4500人次。在“挑战杯、“互联网+”、”商业精英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,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,国家级奖励318人次,省部级奖励496人次,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立项50余项。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创立公司3家,其中一家企业年营业额超过600万。(数据更新至2024年3月)